腹腔穿刺術
A+醫(yī)學百科 >> 腹腔穿刺術 |
腹腔穿刺術(abdominocentesis)是借助穿刺針直接從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項診療技術。確切的名稱應該是腹膜腔穿刺術?! ?/p>
目錄 |
一、目的:
①明確腹腔積液的性質,找出病原,協(xié)助診斷。②適量的抽出腹水,以減輕病人腹腔內的壓力,緩解腹脹、胸悶、氣急,呼吸困難等癥狀,減少靜脈回流阻力,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。③向腹膜腔內注入藥物。④注入廣定量的空氣(人工氣扳)以增加腹壓,使膈肌上升,間接壓迫兩肺,減小肺活動帽廢,促進肺空洞的愈合,在肺結核空洞大出血時,人工氣腹可作為一項止血措施?! ?/p>
二、禁忌癥:
1、廣泛腹膜粘連者。2、有肝性腦病先兆、包蟲病及巨大卵巢囊腫者。3、大量腹水伴有嚴重電解質紊亂者禁忌大量放腹水。4、精神異?;虿荒芘浜险?。
適應證:1.腹水原因不明,或疑有內出血者。2.大量腹水引起難以忍受的呼吸困難及腹脹者。3.需腹腔內注藥或腹水濃縮再輸入者?! ?/p>
三、方法:
(一)術前指導
1、穿刺前排空小便,以免穿刺時損傷膀胱。腹穿一般無特殊不良反應。
2、穿刺時根據(jù)病人情況采取適當體位,如坐位、半坐臥位、平臥位、側臥位,根據(jù)體位選擇適宜穿刺點?!?、向病人解釋一次放液量過多可導致水鹽代謝紊亂及誘發(fā)肝昏迷,因此要慎重。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頭腹帶,以防腹壓驟降,內臟血管擴張而引起休克。放液前后遵醫(yī)囑測體重、量腹圍,以便觀察病情變化?!?、在操作過程中若感頭暈、惡心、心悸、呼吸困難,應及時告知醫(yī)護人員,以便及時處理?! ?/p>
(二)術前準備
1、操作室消毒
2、核對病人姓名,查閱病歷、腹部平片及相關輔助檢查資料
3、清潔雙手(雙手噴涂消毒液或洗手)
4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,向患者說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過程,消除病人顧慮,爭取充分合作。
6、術前囑病人排尿,以防刺傷膀胱
7、準備好腹腔穿刺包、無菌手套、口罩、帽子、2%利多卡因、5ml注射器、20ml注射器、50ml注射器、消毒用品、膠布、盛器、量杯、彎盤、500ml生理鹽水、腹腔內注射所需藥品、無菌試管數(shù)只(留取常規(guī)、生化、細菌、病理標本)、多頭腹帶、靠背椅等?!?/p>
8、戴好帽子、口罩。
9、引導病人進入操作室。
(三)操作步驟
1、 部位選擇?。?)臍與恥骨聯(lián)合上緣間連線的中點上方lcm、偏左或右1~2cm,此處無重要器官,穿刺較安全。此處無重要臟器且容易愈合 (2)左下腹部穿刺點 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1/3與外1/3交界處,此處可避免損傷腹壁下動脈,腸管較游離不易損傷。放腹水時通常選用左側穿刺點,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?。?)側臥位穿刺點 臍平面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交點處。此處穿刺多適于腹膜腔內少量積液的診斷性穿刺?!?/p>
2、 體位參考 根據(jù)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、半臥位、平臥位,并盡量使病人舒服,以便能夠耐受較長的操作時間。對疑為腹腔內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實驗性穿刺,取側臥位為宜?!?/p>
3、 穿刺層次 (1)下腹部正中旁穿刺點層次 皮膚、淺筋膜、腹白線或腹直肌內緣(如旁開2cm,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層、腹直肌)、腹橫筋膜、腹膜外脂肪、壁腹膜,進入腹膜腔。 (2)左下腹部穿刺點層次 皮膚、淺筋膜、腹外斜肌、腹內斜肌、腹橫肌、腹橫筋膜、腹膜外脂肪、壁腹膜,進入腹膜腔。 (3)側臥位穿刺點層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點層次?!?/p>
4、 穿刺術 A 消毒、鋪巾 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.自內向外進行皮膚消毒,消毒范圍直徑約15cm,待碘伏晾干后,再重復消毒一次?!解開腹穿包包扎帶,戴無菌手套,打開腹穿包(助手),鋪無菌孔巾,并用無菌敷料覆蓋孔巾有孔部位。 c術前檢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齊全:8或9號帶有乳膠管的腹腔穿刺針、小鑷子、止血鉗、輸液夾子、紗布、孔巾?! 局部麻醉 a術者核對麻藥名稱及藥物濃度,助手撕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裝,術者取出無菌注射器,助手掰開麻約安瓿,術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藥2ml,自皮膚至腹膜壁層以2%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。麻醉皮膚局部應有皮丘,注藥前應回抽,觀察無血液、腹水后,方可推注麻醉藥?!穿刺 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,右手持針經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,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,示針尖已穿過腹膜壁層,助手戴手套后,用消毒血管鉗協(xié)助固定針頭,術者抽取腹水,并留樣送檢 。診斷性穿刺,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。大量放液時,可用8號或9號針頭,并于針座接一橡皮管,以輸液夾子調整速度,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并送化驗檢查?!術后處理 a抽液完畢,拔出穿刺針,穿刺點用碘伏消毒后,覆蓋無菌紗布,稍用力壓迫穿刺部位數(shù)分鐘,用膠布固定,測量腹圍、脈搏、血壓、撿查腹部體征。如無異常情況,送病人回病房.囑患者臥床休息。觀察術后反應?!書寫穿刺記錄?! 進針技術與失誤防范 a對診斷性穿刺及腹膜腔內藥物注射,選好穿刺點后,穿刺針垂直刺入即可。但對腹水量多者的放液,穿刺針自穿刺點斜行方向刺入皮下,然后再使穿刺針與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,以防腹水自穿刺點滑出。 b定做要準確,左下腹穿刺點不可偏內,避開腹壁下血管,但又不可過于偏外,以免傷及旋髂深血管。 c進針速度不宜過快,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狀結腸、空暢和回腸,術前囑病人排尿,以防損傷膀胱。進針深度視病人具體情況而定。 d放腹水速度不宜過快,量不宜過大。初次放腹水者,一般不要超過3000m1(但有腹水濃縮回輸設備者不限此量),并在2小時以上的時間內緩慢放出,放液中逐漸緊縮已置于腹部的多頭腹帶。 e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、呼吸、脈搏及血壓變化,必要時停止放液并及時處理。 f術后臥床休息24小時,以免引起穿刺傷口腹水外滲。
四、注意事項:
1、有肝性腦病先兆者,卵巢囊腫,包蟲??;禁忌腹腔性穿刺放腹水。
2、術中密切觀察患者,如有頭暈、心悸、惡心、氣短、脈搏增快及面色蒼白等,應立即停止操作,并進行適當處理。
3、放液不宜過快、過多,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過3000ml,過多放液可誘發(fā)肝性腦病和電解質紊亂。放液過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顏色變化。
4、放腹水時若流出不暢,可將穿刺針稍作移動或稍變換體位。
5、術后囑患者平臥,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繼續(xù)漏出;對腹水量較多者,為防止漏出,在穿刺時即應注意勿使自皮膚到腹膜壁層的針眼位于一條直線上,方法是當針尖通過皮膚到達皮下后,即在另一手協(xié)助下,稍向周圍移動一下穿刺針頭,爾后再向腹腔刺入。如遇穿刺孔繼續(xù)有腹水滲漏時,可用蝶形膠布或火棉膠粘貼。大量放液后,需束以多頭腹帶,以防腹壓驟降;內臟血管擴張引起血壓下降或休克。
7、放液前后均應測量腹圍、脈搏、血壓、檢查腹部體征,以視察病情變化。
參看
關于“腹腔穿刺術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